歐巴馬對領導人的啟示
2010年12月12日 星期日
老歐身為第一個非裔總統,我相信他擔負的那種壓力,以及對自己的期許都是很大的。雖然他是從參議員直升總統,但說不定也因此免除了被其他政治老油條的汙染,真正能做些不一樣的事。
賈伯斯給台灣企業的五堂課
雖然很多時候我會覺得納悶購買apple系列的人到底是以怎樣的心態來使用他(因為說實在apple的東西功能是炫!沒有很強),但是人家每樣產品賣得嚇嚇叫是不爭的事實。這邊文章的標題是給主管的五堂課,但我認為應該說是給台灣企業的五堂課。
Norway at top of prosperity index
2010年10月31日 星期日
(CNN) -- Norway leads the 2010 list ranking the prosperity of 110 of the world's nations by the London analytical center Legatum Institute.
七月七日晴,穆倫好健行
2010年8月28日 星期六
自己去健行。這真是我做夢也想不到我會做的事。一早起來就去採買,早餐沒什麼創意。因為和昨天一樣,唯一的創意是--昨晚是一整根的臘腸,今天我把它切片了XD(因為覺得這樣會比較入味)。然後和著晨光一塊下肚。
抱歉有欠飯局的朋友 and 培養良好睡眠習慣的連結
2010年6月14日 星期一
畢業後的生活真是忙碌的緊,我依稀記得我欠了好多人的飯局,卻沒時間兌現。各位朋友真的很抱歉。我會一一償還 = =,但我現在真的沒時間還啊,我相信你們會體諒我的(自我催眠中....)
Read more...2x歲生日感想
2010年6月13日 星期日
本來在生日當天打的草稿....然後就忘了補= =,拖到現在才想起來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過了生日,又往30靠了一些。看來即使刻意要用實歲來算,也終究是逃不掉這道關卡啦。(本來就是啊)。
"時間"這傢伙可是很奸詐的,當你注意他時,他就乖乖地,一秒一秒地照規矩跑。當你忙碌沒注意他時,他可是拔腿狂奔,三步併作兩步衝。
如果我是分類帽...
2010年3月22日 星期一
寫在前頭:如果經由facebook看的人格式跑掉了,就請連到blogspot來看吧請點這裡
前天Lab裡,大家笑鬧著玩石內卜的招牌拍手時,突然覺得某位學弟適合霍格華茲某某學院。就有了"如果我是分類帽.."的想法。為此還特別上維基百科去查各學院的特色,想把Lab裡的成員通通分一分。呵呵~真是愚蠢又有趣的活動。
一種...
2010年3月4日 星期四
有一種氣息,長髮飄逸,馬尾俏麗。總是帶著笑意。
有一種疏離,偶而迎面而過,只有嗨一聲而已。
有一種情形,不見時,覺得自己沒問題;見到時,又完全沒抵抗力。
有一種眼疾,明明盯著螢幕,卻看得到,穿過門前的人影。
有一種心病,說不上致命,但能讓人,莫名地全身沒勁。
有一種孤寂,本來挺得住,近來,卻開始沒信心。
有一種距離,是妳就在線上,卻,遲遲不敢敲妳。
有沒有一種順利?在想遇到時,就能遇到妳。
會不會有一種結局?在離去時,關係,仍然踏步在原地。
很有發現的一天
2010年2月23日 星期二
發現松鼠的叫聲,原來不是像老鼠一樣的"吱吱吱"。(但是我找不到適當的狀聲詞)
發現學校的杜鵑花又開了,一年.....匆匆地過了。
發現學校兩個可以喝下午茶,看日落的好地方。(夕陽西斜時的中央公園真不賴)
發現好多教學大樓整修陸續完成,換了新裝。
發現自己對很多事,還真沒抵抗力。
發現自己的論文程式,有一部分要重寫。(這真是....#$%&)
何以平天下國家為?
2010年2月19日 星期五
場景是在回老家的高速公路上,老爸還是動不動把車子開到130,而且還是在滂沱大雨中。老媽還是很自然的會唸。
以下為台語發音
媽:為什麼要開這麼快?(不悅)
爸:車是我在開,為何妳每次都要一直唸
媽:這樣開很危險又不是不曉得
爸:我以前開貨櫃車的時候更危險 都在開了
媽:到時候被開單不是很冤枉?
爸:什麼時候你看到罰單了?
媽:下次開兩台車算了
爸:好啊
"你們吵夠了沒?,爸你開慢一點媽就不會唸了",我從後座回了一句,難掩怒火。這是大年初三,他們讓我的不抱怨天數又從頭來過了。
然後老爸很不爽地點了根菸,開了駕駛座旁邊的一點窗戶抽了起來。
"明知道空氣不流通,還是要抽菸",老媽還是嘮叨著。
然後坐在駕駛座正後方的我,把窗戶開了大大的一口,高速行駛下的風聲呼呼吹著,代替我跟老爸說我超不爽他在密閉空間抽菸。
突然,我發現世界上最能挑起我怒火的人,竟然是我的雙親....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遇到不喜歡的朋友,我們可以遠離他。
但說到父母間爭吵的事,躲不掉又處理不了,偏偏同樣的戲碼一再上演,真的超煩人。
氣的,不是父母吵架本身。
人都會吵架,其實吵架像強迫開會,交過男女朋友的人都知道。
重點是,吵架後到底有沒有結論?
結論出來後到底有沒有follow up的動作?
無奈的,對於父母來說,永遠沒有結論。所以為了超速的吵架 ,發生在每一次全家人在車上的時候。
更讓我不爽的,是"是非不分"的態度。明明有些事該如何處理很明顯(開車不要超速不就得了),卻老是有人在莫名地堅持己見。講了又不聽,當真令我抓狂。
老姊總是選擇沉默,當作沒聽到。我卻從出社會後,就不把沉默當作選項之一。"天下無不是的父母 ",這句笑話不知從幾歲起就被我丟進垃圾桶。身為長子,面對父母的爭吵,常常很猶豫到底是應該介入還是不介入。而且找他們溝通還不 見得有效,父母的的時代背景,人生閱歷和教育程度(這是環境使然)都和我們有不小的差距。況且,你是他們的孩子,他可能覺得你不懂。說著說著,雙方的意見 分歧,反而情況越來越糟....就乾脆不管了。
這兩天殘餘的大腦卻突然帶出了這句"齊家,治國,平天下"。如果一個四口之家都搞不定,我們又怎麼期望自己將來能夠管理個什麼鬼?若自己的親人都無法幫助它們改變的話,我們還能改變哪些人?那還談什麼拯救世界?豈不是貽笑大方。
處理問題很簡單,就三種選擇: Change it, take it or leave it.
面對家人,是少數不能選擇"leave it"的問題之一。"leave it"這個選項在這裡已經被disable了,剩下來的只剩"change it"和"take it"。我無法視而不見,那麼只有選擇change一途了。
或許可以像是蘇格拉底對他的悍婦老婆的態度一樣,家人也可以是訓練我們的人,雖然這樣的訓練方式有點折磨,就當是磨練吧。
思考到此為止,要怎麼做呢?
有沒有誰和爸爸媽媽的溝通都很良好的,請教我。
還是有沒有"第一次和長輩溝通就上手"的書???
中央公園大學 吃飯趣
2010年1月14日 星期四
上週末的難得好天氣,太陽公公總算不再翹班。買便當時心血來潮,外帶到國泰樹旁的諾貝爾椅上吃。學校的週末常常呈現一種不一樣的熱鬧,常常看到一整家的人來散步,運動。尤其是很多父母帶著學齡前兒童在追逐嬉戲,是種看了很令人嚮往的天倫之樂。
眼前就是學校的著名景點~藍天白雲綠樹,還有別人家的孩子在學走路。真是令人心曠神怡,讓人暫時忘掉一堆煩人事。